即將在2020年盛夏登場的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Games of the XXXII Olympiad),將于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舉行。拿下主辦權的日本東京,是繼1964年再度奪得主辦權,成為首個兩次主辦奧運的亞洲城市。而在每屆奧運,主場館必然是焦點所在,不過2020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的誕生,卻也是一波三折!
新主場館由1964年奧運主場館“國立霞丘陸上競技場”拆卸重新興建而成,最初在2012年所選出的競圖首獎是由建筑女爵Zaha Hadid(札哈哈蒂)贏得,然而其在場館外觀設計及花費上都受到各界強烈批評,像是日本建筑大師磯崎新就指稱設計像“一只等待日本沈沒的烏龜”,排山倒海而來的批評也引起Zaha Hadi團隊不快,除了外型掀起兩極化爭議,建造費用也由當初估計的10億美元飆升至21億美元,引起民間的反彈及抨擊。
為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5年7月時表示,奧運是日本人民的盛會,應以人民的意見為優(yōu)先考量,因此人民的意見必須重視,經(jīng)過審慎評估后,決定之前計畫將作廢,一切“重新進行調(diào)整”。同年底,東京日本體育振興委員會(JSC)收到了隈研吾及伊東豊雄兩大建筑師的方案,最終決定了由隈研吾提出的生命之樹為優(yōu)選。
隈研吾所提出的生命之樹方案,以奈良古廟法隆寺五重塔的垂木為靈感,頂部由木柱及鋼筋構成,設計融入旁邊的明治神宮外苑,處處洋溢日本風味。“從地面看上來是由樹木做成的屋檐,看起來像是重疊的設計,是我從法隆寺的五重塔由下而上觀看,所想到的概念,我想將日本傳統(tǒng)建筑的智慧,融合現(xiàn)代的形狀創(chuàng)造新的建筑。”隈研吾說道。
整體風格圍繞著隈研吾擅長的和風禪意與自然巧妙地結合,使用大量的木材來展現(xiàn)日本傳統(tǒng)。滿載綠意的運動場館,采用原木建材打造360度圍繞的外檐屋頂,而這些木材也是使用來自日本全國47個都道府縣提供的杉樹和松樹木材,象征全民同心協(xié)力共同參與奧運主場館的建設,木材的配置更依照各都道府縣所在的方位,希望能盡力維護環(huán)境,打造一個與環(huán)境契合的主場館。
而考量到夏季奧運炎熱天氣,觀眾席1樓和3樓設有185臺名為“氣流創(chuàng)出扇”的大型抽風機,1樓和2樓的入口處也將設置8臺奈米噴霧裝置。
充滿爭議的勝選
不過隈研吾獲選成為奧運主場館設計在當時可謂延燒風波,日本建筑界兩大巨擘交手,隈研吾A方案僅以610的總分險勝伊東豊雄B方案的602分,在結果一出后,再次引起兩極化的聲量,伊東豊雄表示,所有的設計分數(shù)他的作品分數(shù)都高于隈研吾,僅因完成時間較長而輸?shù)舾倛D,并不是很公平的一件事。
而前一任設計Zaha Hadid則表示,隈研吾所提出的構想與自己的設計有許多的相似之處。當然,此提出方案可贏得的另一大原因,便是從前一方案中就備受爭議的建造工程費用,隈研吾所提出的方案總工程費預估為1490億日圓,在政府所設定的標準之內(nèi)。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