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技巧重要嗎?
很少人會說簡報技巧不重要,畢竟再好的想法也需要相關的人理解接受才能實現或生效,也因為如此,簡報技巧訓練無所不在,甚至從小學就開始了,簡報技巧令人驚艷者往往獲得滿堂采。
不過這產生了一個相當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技巧優(yōu)于實質。
小編曾參加某訓練機構舉辦的簡報競賽當評審,十幾組還不錯大學剛畢業(yè)的學生針對某合作企業(yè)提出策略計畫,評審必須根據創(chuàng)意、完整性、簡報技巧等標準評分,分數高的簡報會提供該企業(yè)參考。
簡報內容都是大學剛畢業(yè)學生的水準,但幾乎每組都有光鮮亮麗的簡報設計、口語講解和服裝儀容,他們認為簡報技巧可以彌補實質內容。
也許有人會說重視簡報技巧沒什么不對,但把技巧分數和內容分數二者直接相加作為整個簡報的分數是合理的嗎?以技巧彌補實質的企業(yè)策略能用嗎?
另有一例。某商品經理對高階主管作長期計畫簡報,簡報檔案充滿圖表和照片,口語表達充滿自信,但聽者皆啞口無言,因為聽不出重點。
為了避免因聽者無法理解以致于好的計畫被否決,我問該經理他最重要的目標為何,他回答是推廣某品牌,我接著問若實施他的計畫,預計該品牌在三五年后會占他總業(yè)績百分之幾,他翻查資料后回答三年后占總業(yè)績0.83%。
該經理花了一大堆時間精心制作簡報檔案并充滿自信面對高階主管,但整個簡報都是廢料,是浪費他自己和高階主管的時間。
站在建設性的立場,較佳的方式是該經理在著手制作簡報之前先向高階主管說明他的概念,若高階主管認為概念尚可或在討論后加以修正,再制作簡報就比較不會浪費時間,而且也不必花太多心思在簡報技巧上,因為高階主管心中已經有底。不過這可能是過高的期望,因為許多主管不喜歡花時間討論概念、認為部屬應準備周全再提出、認為簡報技巧非常重要或部屬應設法讓自己驚艷。
只有少數簡報需要技巧優(yōu)于實質。某全球知名商業(yè)系統(tǒng)公司擅長為顧客畫大餅以獲得合約,對他們而言,技巧本來就應該優(yōu)于實質,否則客戶不會感到驚艷而簽約。
另外,藝術講解員的講解本身可能就是一種藝術,因此技巧可以優(yōu)于實質;很多**性演說的技巧優(yōu)于實質,希特勒的演說是極端的例子。但這些顯然不代表所有的簡報。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