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我在職場上遇到的異數(shù),非常聰明,也非常難相處。當年還在本土公司勞勞碌碌的我,一方面仰慕她身上的外商干練光環(huán),另一方面也對她辛辣不轉彎的手腕,感到冒犯和不適。
?
就像,她到任后,不出多久就摸清大家的分工與負重,直接向我攤牌對決,我覺得你的時間分配有問題,太過偏重某一個事業(yè)體。
?
我表面笑著應付,心想:這位小姐,是在哈嘍?我原本就被聘請來擔任該事業(yè)體的公關,也沒領更多薪酬,犯不著撈過界。再說了,你又不是我的直屬上司,有什么資格對我的工作內容指手畫腳,有本事找老板說不是吧!
?
過了一個月,她看我的時間分配依然故舊,一狀告到總經理面前。并強烈建議我的服務范圍,應該更普及和全面,讓她帶領的部門也能雨露均沾。
?
總經理答應了。原因是,他也想讓我歷練一下大規(guī)模的跨部門統(tǒng)籌經驗,自此我的工作多了3倍。她管的事業(yè)體,產品類別目不暇給,又和民生消費息息相關。入了火坑,才知道每月都有促銷熱季,就算是難得的涼閑周期,也得思考一些為之后檔期暖身的擦邊球,維系消費者的占有率。
?
在一人團隊的編制下,我常感到分身乏術、力不從心。原本所屬的事業(yè)體不甚諒解我的琵琶別抱,她也不時質疑我的偏心。少不更事的我,除了在總經理面前哭鬧,試圖把她丟過來的燙手山芋扔回去外,從未想要積極迎戰(zhàn)。總經理是個好好先生,總是遞來衛(wèi)生紙,好言相勸,她這么做,有她的用意,將來你會明白的。
?
忙碌奔波,是自己把決定權交給別人
?
有一年,正逢生日,我拎著行李箱準備出差到珠海,拜訪已經失約一陣子的建筑團隊,心里覺得自己命真苦,生日還得出差。途經茶水間,聽到她和同事說起我,語氣里有不著痕跡的嘲諷,她就是大忙人啊,每天都拖著行李箱到處跑來跑去,拜訪那些根本與她無關的人。可能這就是她的興趣吧,沒辦法。跟我認識的公關差好多!
?
聽到這句閑語,我心碎了一地,那一整天都心不在焉,魂若游絲。坐在奔馳的高鐵上,禁不住在想,難道別的公關都三頭六臂嗎?我已經肝腦涂地至此,還想要我怎樣?
?
隔幾日,我與她核對年度計劃的時候,我忍不住朝她一吐悶氣。她卻悠悠的響應我,我又沒有要求你要照單全收。就像別的事業(yè)體的需求,你也不見得要通吃。我期待的是,你來說服我、或和我激辯、討論,要做還是不做。這是你的決定,你都把call丟給別人來決定,當然累死啊。
?
那句話,徹底改變了日后的我。老實講,我和她可能從來沒有喜歡過對方,但她對于我的誠實,卻是連喜歡我的人,都未必膽敢和我講得如此直白。
?
職場的逆境、惡人,都能讓你成長
?
想要在職涯多一分不受制于事的霸氣,我得先訓練自己跳脫只做事的思維。受過正統(tǒng)而嚴格的公關訓練,我太知道怎么做事,卻始終瞧不起推事的人。甚至連就事論事,都做得不太到位。一心只想著把事情做完的我,常常忽略了做事的人,有時并不急于完事,反而需要與人討論,從各種觀點推敲,有沒有其他成就大事的路徑和格局。
?
她的起心動念,是為了替自己部門爭取到應有的公關資源。但毫不通融情面的做法,讓我有足足半年的時間,都在水深火熱中渡過。我一直以為,遇上高層主管的不講理,就連總經理也默許,我只能逆來順受。
?
聽了她的一席話,我才意會過來,如果一味做事,那事情永遠做不完。一旦回到事情的源頭,思索這足不足以構成一件事?該由哪些單位共同處理?那么,公關將不只是一個執(zhí)行的部門,而是足以擔綱智庫的要角。
?
把持這樣的原則,我和她找到了合作的默契。用直來直往的模式運作一段時間,把公關服務推升到論件計酬、也必須提前預約的層次,這在甲方是很難得的規(guī)模,因為她的盧和白目,我才得以將事業(yè)開拓到這個高度。迄今我都由衷感謝。
?
職涯的價值,在順境中很難心領神悟,處在逆境中才能越證越明。我的職涯,向我說明了一件事:君子不器。就算公關的工作內容鮮為人知,也永遠不要把公關的角色,界定成企業(yè)對外的包裝、臺面上的往來。
?
其他的工作也同理可證,當你感覺僵化、窘迫、不被接納或認可,可能是因為自己先局限了認知,把太多屬于自己的決定權,交到他人手中。
?
很多朋友的逆境,與人有關,惡人、八婆、綠茶婊,辛苦了!我能體會。但沒有這些惡人、八婆、綠茶婊,我想我仍舊會汲汲營營于事物的表淺,而未諳人情與世道的水有多深。
?
職涯遇小人、有挫折,是一種珍貴的祝福,它終能使我們蛻化成指揮大局的人才,而不只是任由遣調的人力。
【觀點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場】
掃一掃添加微信
使用小程序
使用公眾號